从多年的统计资料来看,夏季(每年的7月至10月)是每一年事故的高发期。夏季施工受气温、天气等不利环境因素影响,如雨量较大、气温较高、闪电、雷雨、大风等状况,极易造成安全生产无法估量的损失,因此科学合理组织施工,有效地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,对提高施工现场抗风险能力、保障企业正常运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夏季施工作业人员易疲劳、易中暑、易发生事故的特点,各工点应采取防高温、防食物中毒、防火、防触电、防雷击、防坍塌“六防”措施,确保夏季施工安全,针对本工程特点应做好如下要求:
1、用电的安全
夏季天气炎热,人们穿着单薄且皮肤多汗,相应增加了触电的危险。另外这段时间潮湿多雨,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所降低。这就使夏季成为电气安全事故的易发季节。抓好电气安全防范显得尤其重要。
2、防暑降温安全
夏季天气干燥,对于施工来说是个好季节。于是许多工人为了赶工期,连续超负荷地工作容易造成中暑事故的发生。只有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,才能从消除季节性的安全隐患。妥善安排高温期间施工生产,合理的调整作业时间,安排工人作息时间,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,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作息时间为,早上4时~9时下班,下午3时~9时(根据天气气温可在进行合理调整),严格控制加班加点,高温时段停止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,防止工人疲倦乏力、劳累过度导致伤亡事故发生。
3、压力容器的安全
在施工过程中,气焊、气割已经成为施工的经常性操作。将气瓶直接放置于施工现场,这是一些现场操作工人的一贯做法。夏天气温比较高,高压气体在烈日的照射下温度上升,体积膨胀,严重的会发生气瓶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一旦发生爆炸还会带来二次事故(比如说火灾),使损失变大。可见,压力容器在夏季作业中的使用和存放非常重要。要采取覆盖遮阳措施。
4、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
为了保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,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。



